第一百五十二章誰可為陛下解憂

第一百五十二章誰可為陛下解憂

建興十三年六月末,李世民正在御書房中審閱州郡處理此次事件的彙報。

正看到彙報中關於如何嚴查、清剿參與擾鬧州郡之人,門外一小黃門急報之聲不合時宜的打斷了李世民。

放下手中奏報,李世民一抬手。

「何事如此慌張?」

那小黃門未敢進到屋中,只在門外躬身拜道:

「回稟陛下,一連多日成都城內陸續聚集一批益州豪強代表。

本以為是為他事,因此吾等未敢驚擾聖駕。

直至今日早朝過後,那些代表約數百人,皆跪與宮門前廣場之上,口中大喊「冤枉」。

巡視宮門的張紹大人見勢不妙,令奴婢前來向陛下彙報。

張大人已帶人將鬧事之人圍住,只等陛下決斷!」

「哦?竟有這等事?

汝先去告知張紹,就說不到萬不得已莫要以武力鎮壓,待朕與眾臣商議之後,便去處置。」

待那小黃門領命而去,李世民將黃皓叫到身邊。

「此事非同小可,怕是與前些日清洗益州官員之事有關。

汝速去將蔣琬、霍弋、吳懿、杜瓊等大臣請來議事。」

黃皓不作遲疑,轉身出了御書房。

見陛下如此謹慎,張嫣在一旁不屑道:

「阿斗哥哥前些日處置邊郡急報案時,那股殺伐果斷之勢為何忽然消失不見?

成百上千鬧事官員都已認罪伏法,您為何不直接處置這股無兵無權的土財主呢?」

陳忠聞言連連點頭,也認真的看着陛下。

「是啊陛下,殺戒已開,而且也並非無故屠戮。

此舉陛下做的沒任何不妥之處,此時為何卻又怕起幾個無端取鬧之人?」

剛要回話,門口有人通報道:

「太常杜瓊、典學從事譙周求見!」

李世民止住剛說出口的話,轉身看向門外道:

「有請!」

不多時,杜瓊、譙周一臉驚慌之狀,急匆匆解履而入。

「老臣杜瓊、臣譙周,拜見陛下!」

「二位免禮!何事如此驚慌?」

杜瓊謝過陛下,起身來到陛下近前,小聲道:

「前些日老臣只顧朝內外益州官員,卻忘了安撫其餘不怎麼參與國家政事的豪族。

他們或是祖上有高官背景,又或是家私萬貫隱不出仕,只在地方上做個富家翁。

此時親見朝廷在蜀中各地大肆清查益州官員,雖有朝廷政令以及查獲罪證在,但畢竟許多年來,大家早就習慣安享太平,皆受不了這般血流成河之狀。

想必是懼怕朝廷日後將屠戮之舉用在他們身上,搶奪其祖宗基業。

此番老臣疏忽,未能早做處置,如今其勢已成,老臣卻是無力再阻止其行為。

此時情剛出,尚有迴旋餘地,老臣連忙前來向陛下彙報,望陛下早日處置,莫要拖延。」

「嗯!杜太常心意朕已知曉,多謝杜太常提醒。

若是朕直接令禁軍出宮將領頭之人捉拿,餘眾散則不追究,若不散則一併捉拿定罪。

此法在杜太常看來,可解此次之危否?」

「陛下萬萬不可!

不論之前諸多官員是否有罪,但陛下處置之法卻是極其嚴厲。

此時益州人士本就如驚弓之鳥,陛下正當安撫之,以免人心離散。

今日示威之人,並無過激舉動,且只是喊冤,向朝廷要說法。

若陛下再行武斷之舉,怕是日後再難令益州人士安心。

蜀中之地,益州人士乃根本,眾人不能安心,陛下治理蜀中當困難重重。

屆時只憑老臣等朝堂諸公,怕是更難為陛下聚攏人心……」

「那依杜太常之見,朕要如何應對此次事件?」

杜瓊組織好語言,正要發話,忽然門外又跑來一小黃門。

「報!宮門外有意外情況!」

李世民、杜瓊幾人同時驚奇望向門外。

「快報!」

「廣漢鄭度,受各族代表邀請,欲為他們處置此事。

此時其剛至,正在宮門外求見陛下!」

李世民雖說對鄭度有所耳聞,但畢竟這人不在朝中,且歷史中事迹不多。

聽到鄭度求見,李世民不以為意,張口就要令小黃門去傳鄭度。

「陛下且慢!請聽老臣一言!」

見杜瓊面色難看,似有『如臨大敵』之狀,李世民好奇,令那黃門稍後。

「杜太常為何臉色忽然變得如此難看?有何話語,只管道來!」

杜瓊平復下情緒,鄭重道:

「此事陛下不可莽撞,老臣來之前,已令心腹到門前配合禁軍暫時安撫眾人,並做出解釋。

不論誰來,陛下皆不必馬上就見,尤其鄭度此人,陛下更是不能隨意相見!」

「此話怎講?」

「陛下,老臣之所以如此緊張,無非也是不想益州士族內部出現矛盾,轉而影響老臣在益州士族心中地位。

老臣之言句句肺腑,望陛下在此事上聽之任之,如此對朝廷以及吾等益州人士皆為有利之舉。」

見陛下緩緩點頭,算是默認自己言語,杜瓊繼續道:

「陛下應該有所了解,昔日先帝入蜀之時,劉璋曾堅守蜀中。

當時鄭度為劉璋麾下從事,見戰事不可避免,向劉璋提出『堅壁清野』之策。

此策在當時看來,既能最大限度保住益州軍民根基,又可令先帝無糧自退。

然劉璋不聽其言,將其罷免,不再錄用。

之後先帝入主益州,聽人提起此事,不免大驚失色,若鄭度計成,則先帝必然敗歸……

至此以後,鄭度在蜀中尤其是黎民、普通士族之中聲望大漲,正是大隱隱於市,但關鍵時刻卻一呼百應之人,且此人向來對先帝入蜀之事耿耿於懷。

陛下若與鄭度相見,定然處處受其掣肘。

一旦處置不好,此人極有可能藉機報復朝廷。

然此人威望,陛下又不可能強硬對待,否則失去民心,更是得不償失。」

「杜太常這一說,朕還真的想起有這麼個人。

此人有煽動民怨之能,又可提出『堅壁清野』這等最合理克制先帝之策。

確實不是易於之輩,若無一定把握,倉促與之相見,怕是真有可能著了道。」

略微思慮后,李世民看看譙周、杜瓊二人,恍然道:

「你看看吾這腦子,真是越發糊塗了。

杜、譙二位益州士族頭面人物就在眼前,朕還有何可愁?

不如就二位代朕前去面見鄭度、安撫怨民?」

「這……陛下恕罪!

並非吾二人不欲為陛下分憂,只是吾二人在他面前人微言輕……

不,確切說,吾等與他立場還是有些不同,既然道不同,他也就未必能聽吾二人言語……」

見陛下略有不悅,杜瓊趕忙補充道:

「若是恩師仁安尚在,或許能為陛下解此憂愁。

除恩師外,陛下若能尋得其他蜀中隱士大賢來與鄭度交談,或許也可為陛下分憂。

畢竟此番鄭度代表之人大多並未在朝中地方任職,若有威望足夠,且同樣不在朝中任職者,當最為合適……」

李世民聞言,登時默然。

此番大肆殺戮、鎮壓益州士族官員,完全是為了清除異己、整肅朝綱,為不久之後實施的新政做鋪墊,

如今士族倒是消停了,但也因為一時疏忽,激怒了本地大族豪強。

若仍以雷霆手段威壓,怕是高壓之下物極必反。

看來也只能依杜瓊建議,緩著處理了……

正躊躇時,李世民忽然眼睛一亮,想起一個人來。

此時霍弋、蔣琬、吳懿等人至。

不等眾人見禮,李世民興奮的看向霍弋。

「紹先,事不宜遲,汝這就去青城山請逍遙公來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李世民穿越劉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李世民穿越劉禪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誰可為陛下解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