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震懾群臣

第三章震懾群臣

此時黃皓輕咳一聲,打斷了正在表忠心的魏延。

「啟奏陛下,朝會時間已到,群臣已在殿外等候,您看……」

李世民穩穩情緒,應聲道:「宣眾臣進殿,魏延將軍也不必換朝服了,就此間等候吧。」

魏延起身稽首道:「喏!」

李世民在黃皓的幫助下,整理好裝束,深吸一口氣,邁著穩健的步伐走到龍榻之前站定。

黃皓很合時宜地站在階下左側,清清嗓子,高聲道:「上朝!」

話音剛落,殿外侍衛大開殿門,文武大臣各解劍履,按照官階列隊上殿。

李世民坐北面南正襟危坐與龍榻之上,文武大臣分東西而立,待李世民坐定之後,眾大臣跪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眾臣起身後才敢略微抬頭看一看大殿內的情況,當眾臣發現著甲而立的魏延時,皆驚異。

「楊長史,看來陛下更器重魏延啊!今日在下親眼所見,魏延、霍戈二人先我們一步單獨見了陛下啊……」

「那日朝堂之上,陛下不惜和群臣對立,也要保下魏延性命,我看楊長史以後的日子恐怕不好過咯!」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黃皓也是個有眼力價的人,他知道陛下就是想聽聽群臣見到魏延之後會說些什麼,於是故意延遲了一會,才說出這句話。

「啟奏陛下,臣有事奏!」

李世民輕輕敲了一下龍案,黃皓會意,立刻走到李世民身邊耳語幾句,把此人的信息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聽完后滿意地點點頭,「長史楊儀,你可是要說魏延將軍反叛之事?」

「陛下英明,正是此事……」

李世民有些戲謔地說道:「那恐怕你要等等了,朕正好有旨意要宣佈。」

楊儀起初還不太相信大臣們所說陛下之事,但現在楊儀信了,陛下果然是變得有主見且霸道了。

想到這裏,楊儀不禁後背一涼,總感覺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了。

不等楊儀歸位,黃皓已經拿起李世民寫好的聖旨,宣讀了起來:

「相父新喪,朕悲痛萬分,然朝中之事不可荒廢。今擢蔣琬為尚書令,總領大小政務,丞相後事一併操辦。」

「北伐諸將勞苦功高,除魏延、楊儀外各升一級。霍戈乃朕太子舍人出身,忠勇勤勉,擢為黃門侍郎、兼中郎將。」

「魏延自先帝時便為漢中太守都北方軍務,今遷魏延為征北大將軍,漢中都督,假節鉞,總領北方軍務。擢王平為越嶲太守,交接漢中防務后回成都復命。」

說道這裏,楊儀不可置信地看了一眼魏延,心中納悶:明明是魏延不遵丞相遺命,怎麼反倒是他先陞官了?難道我們兩個都有大封賞,只是我的在後邊?

楊儀不明所以,只能耐著性子繼續聽聖旨。

「姜維乃丞相愛徒,知韜略且以武勇著稱,今擢姜維為庲降都督,替回馬忠,馬忠暫回京聽調朕另有重用……」

聽到這裏,朝堂之內的本地士族也都有些不淡定了,留京聽調的全是益州將領,這陛下是要收了所有益州將領的兵權嗎?

聖旨之中除了以上幾人,陳到繼續都永安。

北伐士兵皆是軍戶,除了派去漢中屯田的一部分之外,其餘也全被李世民分派到了幾個新任都督手中。

這麼一來,東南北的軍事要地可就沒有益州將領了!

越嶲郡一個常年被蠻夷佔據的險要之地,卻派去了王平,陛下這是要將我益州派趕盡殺絕啊!

所有本地士族,第一時間都想到了這一步,都開始為自己的前途擔心了起來。

直到黃皓宣讀結束,聖旨中也在沒聽到楊儀的名字。

楊儀由之前的疑惑等待,變成了不解和憤怒。

「陛下!臣有事啟奏!」

正當益州派不知道到該如何是好的時候,楊儀冒了出來。

李世民眉頭一緊,十分厭惡的甩了甩袖子。

「說!」

「啟稟陛下,臣自先帝入蜀時,便由荊州追隨先帝。

后在諸葛丞相附中任參軍、長史。丞相六齣祁山,臣皆任職軍中,自以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魏延不遵丞相遺命,燒毀棧道阻擋大軍回師,企圖謀反。

臣臨危不亂,組織中軍迎擊。為何陛下非但不追究魏延抗命謀反之責,反而大肆封賞?臣不明!望陛下明示!」

楊儀此言一出,堂下荊州派蔣琬等人皆大驚,趕忙給楊儀使眼色,讓楊毅閉嘴。

看楊儀沒有退下的意思,蔣琬無奈出列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蔣琬早就知道陛下心思,賞魏延冷落楊儀,只不過是為了給魏延出口氣罷了。並沒有別的意思。

這聖旨明擺着是陛下要逼益州派抗旨或者提出質疑,陛下好借題發揮,打壓益州派在朝堂之上的威望。

楊儀一個荊州派的官員,此時跳出來質疑陛下,不是替益州派擋了刀嗎?

「公琰有何事要奏?」

李世民看到蔣琬出列,心中平緩了下來,他也怕楊儀死諫不退,到最後自己騎虎難下。

「啟稟陛下,楊長史連日勞頓,怕是有些神志不清,所言之事陛下萬不可當真。」

說完,還不忘給楊儀使眼色,讓其退下。

李世民也借坡下驢:「公琰既然這麼說了,那朕就當他身體有恙,二位退回班列吧。」

李世民話音未落,楊儀提高音量,再次說道:「陛下,臣清醒得很,陛下旨意臣不明,臣不服!」

正在退回班列的蔣琬,差點沒氣抽過去,看着楊儀無奈搖搖頭。

「唉!好言勸不了該死的鬼啊,陛下連續放過你兩次,還這般逼問陛下……罷了罷了,這下我也救不了你!」

想到此處,蔣琬默默退回了班列。

李世民本來對楊儀就不怎麼喜歡,畢竟歷史上這傢伙小人得志后誅了魏延三族。

本身看在你是荊州派的份上,不想追究,你這是自己找死啊!

「哼!你一個小小相府長史,有什麼資格質疑朕!

魏延將軍乃先帝肱骨老臣,追隨先帝南征北戰,功勛卓著。

朕只是效仿先帝,繼續派魏延去守漢中,你有何不明?有何不服?」

楊儀大吃一驚,本以為陛下看在丞相面上會安撫自己,沒想到陛下竟然一點情面不留。

「陛下!臣……」

「夠了!朝堂之上幾次三番出言不遜,聽旨而不遵,你有沒有把朕放在眼裏?」

李世民再也壓制不住心中怒火,好好的打壓計劃,讓這個不知死活的東西給攪了。

「來人,把這狂徒拉下去,打入天牢,免官、削爵以儆效尤!」

霍戈自武將隊列中走出,向楊儀稽首道:

「楊大人,得罪了!」

隨即拍拍手,兩名殿前侍衛應聲而至。拔去楊儀官帽朝服,拖着楊儀向殿外走去。

「陛下!臣是忠於大漢的!陛下!臣在北伐中立過功……」

隨着楊儀的聲音越來越遠,朝堂之上也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各派大臣人人自危,唯有蔣琬、魏延等知情者神態自若。

李世民也不急着發話,只是等待下一個出面質疑之人。

許久之後,堂下仍無一人啟奏。李世民不免興緻寥然。

「雖說益州派暫時躲過一劫,但今日楊儀之事也算是威懾了群臣。想必自會有心思細膩之人在早朝後單獨來見朕。」

想到此處,李世民輕咳一聲,黃皓會意,高聲道:

「眾位大臣,陛下旨意以下,還不領旨謝恩?」

滿堂文武這才想起,光顧著害怕了,忘了領旨。

「陛下聖明!臣等領旨謝恩!」

黃皓看陛下沒有興趣繼續朝會了,再次高聲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眾臣哪還有心思在這和陛下玩啊,趕忙跪拜山呼萬歲,之後各自退出大殿。

殿外,各派官員各自成群,一邊討論著今日朝堂之事一邊向外走去。

「大哥,看陛下的意思,咱們東州士族以後怕是也不好過啊!」

遠離人群之後,吳班攔住了憂心忡忡的吳懿,擔憂地說道。

二人皆是劉備吳皇后的哥哥,吳懿是族中家長,吳班是吳懿堂弟。

吳懿撇撇嘴,訕訕地說道:「我又不瞎,楊儀之事我看着呢!」

「那大哥還不趕快想想對策?難不成就這麼坐以待斃?」

「你急個什麼?當今陛下是咱們的外甥,哪有外甥無緣無故找舅舅麻煩的?」

吳懿看看四周無人,壓低了聲音說道:

「咱們既是東州士族的頭面人物,又是皇親國戚。我覺得,咱們只要主動向陛下示好,陛下斷沒有拒絕我們的可能。」

吳班瞪大了眼睛,也小聲說道:

「現在陛下可不似從前,其他各派尚未有動作,咱們就這麼去向陛下示好,恐怕不太合適吧?」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伸手還不打笑臉人呢,咱們去向陛下表忠心,他總不能直接把咱們砍了吧?」

兩人商量過後,決定當晚便悄悄來宮中面見陛下,以示忠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李世民穿越劉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李世民穿越劉禪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震懾群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