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故人們的另一條道路……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故人們的另一條道路……

京城六部本來就在各地方有駐紮點,比如給官員每月發餉銀的戶部,至於禮部,則是禮房。

禮房不知道的人可能會覺得陌生,可要是知道它是幹什麼的,就能恍然。

因為禮房就是文舉考生們科舉時待的考場,具體能落實到縣城。

除了科舉期間會忙碌外,負責禮房的人平時是很悠閑的。

可是就在最近,身處地方的他們居然接受到了來自京城禮部下達的命令。

他們雖是禮部下屬部門,但跟京城那邊的聯繫真的不多,頂多就是科舉時給上面彙報一下考生信息,閑暇時也基本沒和上面打交道的。

主要是就算他們想,人家也看不上他們這些下面的人。

而現在,就連最小最貧瘠縣城的禮房,也沒被禮部遺落下。

小縣城的禮房內,周生看完禮部下達的命令,不由怔愣失神。

不是為禮部的命令,而是為禮部下達這個命令的人:余川。

是他認識的余川嗎?明明不該有所疑惑的,可周生還是覺得不敢置信。

「周主簿您怎麼了?」看到周生半天不說話,同僚問道。

周生回神,笑道:「沒什麼,京城禮部向我們地方禮房下達通知,讓我們把各自區域的消息、政績整理成冊的送往京城,屆時他們發行邸報的時候要用。」

「邸報?禮部怎麼突然弄這個了。」同僚納悶道。

「這誰知道呢,我們只要照做就行了。」周生笑道,可是眸光卻微不可見的黯然下去。

他曾經,好歹也是和帝王科舉互結過的人啊,甚至和余川的差距也不是很大。

可是這世上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就能做成的,參加完鄉試,他就認清了自己的實力,后以舉人的身份接受官府的調令,不再在科舉路上死磕。

現在,他在縣城做主簿,而幾年前還曾把酒言歡的余川已經入了禮部,成了他頂頭上司的頂頭上司。

周生整理好心情,去找縣令大人,跟縣令大人說起這件事,說京城禮部讓他們禮房配合,以及再過不久,京城的邸報就會送達,到時候會由禮房的人負責收取。

縣令聽完笑道:「我怎麼依稀記得,你好像和那位余川大人都是金陵人士。」

「是,屬下曾有幸和余川大人見過。」周生沒有否認,畢竟身為縣令,是能看到他科舉檔案的。

恐怕不只是見過吧,縣令看着周生挑眉,他知道周生曾和余川在科舉路上互結過,不過和另一位相比,余川就不算什麼了。

也真虧周生年紀不大,居然能一直隱忍到現在,沒把自己曾有幸和帝王同行一事宣揚出去,要他看過周生的科舉資料,只怕也不會知道,自己這個屬下,居然還是當今陛下的故人。

「既如此以後京城送過來的邸報,還有咱們地方消息的上報,就都勞煩周主簿了。」縣令大人對周生道。

「是,大人。」周生垂眸,知道自己是沾了余川和池雲亭的光。

其實對於這件事,周生接受十分良好,不過只有在面對自己人的時候,他才會表現出來。

好在周生身邊就有一個能一吐為快的朋友,那就是他曾在府學的友人。

友人聽說這件事後,心裏一喜,道:「我們等待的機會終於要來了!」

周生點頭,「不枉我當初冒險選擇了另一條路,也沒辜負你的信任和期望。」

「畢竟你資質不如余川他們,再繼續考下去也是蹉跎光陰,咱們的確和陛下有交情,但是並不多,所以我們不能去賭帝王對我們還有多少情分,只能儘力抓住每一絲機會。」周生友人深呼吸道。

當初周生之所以放棄,自然不是自暴自棄了,而是收到了池雲亭為帝的消息。

池雲亭是流落民間的皇子也就算了,他後來居然成為了帝王。

當時整個金陵凡有幸見過並知道池雲亭的文人,神情就沒有不恍惚的。

然後等他們回神,就爆發出極強的科舉進取心,就像同窗同年在官場很吃得開一樣,他們可是提前跟帝王照過面,他們要是能進官場,憑藉着文人時的交情還有金陵考生的出身,以後還不平步青雲。

周生也是這樣想的,他當時也激動的做了好幾天的八股文,才稍微冷靜下來。

等冷靜下來周生才察覺到周圍異樣,那就是金陵其他考生的努力,達到讓他望塵莫及的程度。

正當他也準備加入進去,成為其中一員,打算學不死,就往死里學的時候,是友人給他指明了另一條道。

那就是努力過鄉試,然後接受朝廷調令,和余川、沈淳兩個走上不一樣的.道路。

「這時候大部分的考生都一心科舉,希望到時候進京和陛下攀交情,你何不試試另一條路,提前幾年入官場,只要有政績,說不定你能比余川幾個更早到陛下.身邊呢。」當時周生友人道。

周生心動了,主要還是金陵競爭的激烈程度驚到他了,再加上鄉試成績他不如余川和沈淳,彼此拉開的距離更大,之後就算再往上考,也希望渺茫,還不如選擇另一條路。

而周生的友人,也跟着他一起來到這裏,他好歹還是個主簿呢,友人卻什麼都不是,畢竟他友人當初在府學成績就不行,後來也沒過鄉試成為舉人。

這也是他友人為什麼要為他做到這個份上的原因,還不是他自己實力不行,打算從他這裏近水樓台,萬一有天他真發達了,他也能跟着喝口湯。

可惜他們想的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他這個主簿一當就是數年,遲遲無法轉正,至今還在原地打轉。

可以說要不是京城傳來的消息,周生都要認命了。

這激動周生只能對友人言說,「這麼多年,我總算能給家裏人一個交代了。」

「前提是我們得抓住這個機會。」周生友人道。

隨後他起身踱步,「如果是禮部其他人也就算了,可那是余川,也許,我們能提供給禮部更多的消息。」

要知道他們這幾年也不是白待的。

周生眸中泛起波瀾:「你的意思是把我們這幾年收集到的把柄?」

「也是,憑我們和余川的關係,最後就算無法如願,余川也不會說出去。」

只是這事該怎麼操作,他們還得好好想想。

相比起周生和友人的行動來,其他人的注意力就在邸報本身了,距離京城越近的官員,收到邸報的速度就越快,一些消息靈通的官員,對邸報上面的信息並不陌生。

至於地方偏遠的官員們,可就實打實驚到了,忍不住道:「確定這是京城發下來的?」

「可不是,這事誰敢胡編亂造啊,你看,上面還有禮部尚書和當今陛下的印呢。」

「邸報要真是一個月一送,那我們就算身處地方,也不會對京城那邊的情況兩眼一抹黑了。」地方官員們指尖愛.撫著邸報,神色痴迷道。

邸報內容幫助對他們很大不說,還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那就是京城的陛下並沒有忘記他們這些地方官,這讓他們怎能不激動。

至於禮部傳來的,讓地方送消息給禮部一事,大部分官員都沒在意,因為他們還沒意識到這意味着什麼。

也有一些偏遠地方的官員,對於邸報的到來只是稍微感興趣,只把邸報當成打發閑暇時間的東西,畢竟,京城距離他們這裏實在是太遠了,就算他們知道京城的消息,也沒多大用處。

倒是周生和友人兩個誤打誤撞,開啟了邸報的新先河。

無論是什麼,只有流通起來,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要是邸報內只有從京城下達地方的內容,那麼長此以往,邸報模式和發行難免會變得呆板僵硬和空洞。

所以邸報得有來有往才行,只有信息流動起來,才能一直為邸報注入活力。

「陛下,您看這份消息。」負責邸報的余川特地給池雲亭送來一封通道。

不僅是因為那封信是周生這個故人寫的,還因為周生信裏面的內容。

信的開頭,周生先是說明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他之所以這樣,並不是為了跟池雲亭套近乎,而是為了更好的給池雲亭說明情況。

周生目前正在西北一處的小縣城,那個小縣城是出了名的窮和破。

這是因為那個縣城的百姓們太懶嗎?還是上面沒有試着扶持過?

都不是,那個縣城的百姓們並不懶,而是無論他們怎麼努力,也不可能富裕的起來。

也不是上面沒有扶持過這個破舊縣城,每年上面也會撥下專款,讓縣衙發展縣城,可是那個縣城就是死活扶不起來。

究其原因,是歷任縣令的不作為,他們接了來自上面的專款,也就上面視察的時候,才會稍微拿點錢出來做做面子工程,其餘的錢都進了他們的腰包里,或者被他們用來打通上面渠道,讓上面不再追究此事。

至於治理好縣城,是沒有的,因為好像只要當一個好縣令,就會吃了大虧似的,以至於後面的縣令也跟着擺爛,這股風氣不知什麼時候興起,等周生被分配過去的時候,已經根深蒂固。

而百姓們,他們壓根就不知道朝廷還會給撥專款的事,自然也就無從憤怒。

「看看,這就是欺上瞞下,可笑滿朝文武,一個個的說天下海清河晏,這是想把我當成傻子糊弄呢。」池雲亭不怒反笑道。

要池雲亭不是從民間來,不是穿越者,接受過信息大爆.炸,他要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帝王,只怕真會在滿朝文武的馬屁中飄飄然,從而認不清自己的斤兩。

當然歷屆帝王也有自己的消息來源,比如親衛。

可是那樣就能掩蓋滿朝文武的失職,以及官官相護的現象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炮灰真世子科舉逆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炮灰真世子科舉逆襲
上一章下一章

173. 第一百七十三章 故人們的另一條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