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書館的騷動

第540章 書館的騷動

第555章書館的騷動

「那冒頓親手將自己的父親頭曼砍死在大帳中,弒父弒君奪得單於大位。父欲殺子,子又弒父。匈奴蠻夷之智力未開、不尊倫常粗鄙更若野人。反觀我泱泱大秦……」

「我等六國百姓難道不是秦人么?」

恰在此時,一個帶着濃濃憤懣的聲音陡然響起,在一片叫好聲中,這不一樣的聲音顯得格外的刺耳,讓所有歡呼的酒客情不自禁的停下手,循聲看去。

就連說書的老王頭也停了下來。

那個帶着濃濃憤懣的聲音在一片叫好聲充斥的酒館中顯得格外的突兀,酒館中所有酒客循聲看去,本就越聽不、越不是味的胡亥自然也不例外。

其實早在說書人老王頭可勁的恭維關中老秦人對大秦的貢獻而對其餘六國百姓若有若無的譏諷時,安靜的坐在角落中品著辛辣酒液的胡亥臉上的微笑就已經消失了。

不可否認,大秦內亂確實是發生在原屬六國的土地上,而且很多原屬六國的百姓都是其中的幫凶。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六國遺族在幕後的蠱惑以及大秦某些政策確實太過急功冒進導致的。

但是卻不能因此抹殺六國百姓在其中作出的功勛。尤其是朝中還有很多原屬六國的官吏因為善秦之功而進入大秦朝堂,一旦這樣的話語傳出去,讓這些曾經背叛故國投效大秦的朝臣臉又該往哪擱?

所以一直以來,胡亥都在朝中刻意的一再強調如今關中和老秦人已經沒有國別之分,沒有秦人於非秦人之別。只要是大秦境內,所有的人都只有而且只能有一個統稱,那就是大秦子民亦或是秦人。

能否消除關中秦人同六國百姓之間原本的隔閡和不信任感,是帝國能否保持長治久安的根本,這對大秦而言至關重要。而這個問題對整個華夏一族而言,更是重要之極。

說話的是一個身穿太學院學袍的年輕人。而在他那一桌,還有三個跟他差不多年紀同樣也穿着太學院袍服的年輕學子。

現如今,無論是太學院這樣的高等學府,還是如各郡郡縣學館這樣的中低級學府,所有學子的袍服都是由尚坊統一設計,除內史郡境內兩所學院和各個郡縣學館由鑄造坊負責製作外,其餘各個郡縣學館學袍縫製則是由各郡理政司負責籌辦。

學袍的樣式根據大秦袍服的樣式在它的基礎上再添加了一些元素改造而成。這其中自然也有贏剛的功勞。

如今大秦全軍基本上都已經換裝完畢,這些服飾已經開始在大秦各地有所流傳,但是因為軍隊一直都在征伐平亂的狀態,平時外面都有鎧甲護身,根本沒有大規模的流傳開來。

之所以定製統一的學袍,贏剛就是希望,能夠讓這些平時較為自由的學子們,能夠引領潮流,將新式而且便利的服裝流傳開來。

太學院的學子在咸陽城內並不少見,甚至可以說是很常見。

畢竟太學院如今的學生數量早就超過了萬人,而太學院並不禁止學子們出入,只是閑雜人等就很難進去了。

對太學院學子身上穿的學袍,咸陽人都不陌生,亦或是說如今大秦各地基本上都清楚進入學館中的學子們穿什麼樣的袍服。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學袍不是人人都能夠穿的。

沒有在各個學院學館或者禮部登記造冊的士子或者百姓,如果敢冒然穿着學袍,重則流放,輕則鞭責,並會在戶籍憑證上留下記錄,戶籍憑證上留下不軌記錄的。

所以在看清楚了這四個年輕人身上的服飾后,酒館中的酒客瞬間都熄了別的心思,眼露忌憚之色。

畢竟誰都知道太學院在如今大秦的地位,這些人只要不犯錯,將來必然都會有一個好前程,出任各郡乃至入朝為官都根本不是夢想。

「想必你們四人就是原六國來的學子了?爾等六國昔日視我關中之地為教化未開之地,我關中秦人盡皆為蠻夷之輩,豈料今日爾等也只能來我太學院求學。不過,幾位似乎才學不夠啊。不然為何胸前標識僅為青色。如果某未曾記錯的話,你等四人僅為我太學院候補學生才是!」

就在酒館中酒客盡皆準備遮去此節不欲同四個明顯是關外口音的太學院學生爭論的時候,一個突兀的聲音陡然介面道。

酒館之中本就三教九流俱存,並不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皇家學院學子中的兩種分別。而顯然,這說話的人就是了解太學院學子區別的人。

聽到這人的話胡亥剛剛舒緩的神情陡然一冷。

這出言之人顯然不是什麼都不知道的普通老百姓,能對太學院內外分別如此清楚的人,不是世家子弟就是咸陽富戶更或者是朝廷中人,最不濟也是有點底蘊或者在朝中有人的傢伙。

這樣的傢伙不可能不知道朝廷對待關中秦人和六國百姓的態度。而在知道朝廷態度的情況下,在關中秦人和六國民眾產生矛盾的情況下不僅不想辦法化解,反而火上澆油,如果不是愚蠢之至,就是居心叵測。

果然,原本那說話的年輕人包括跟他同桌的三個太學院學生聽到這滿是鄙夷和挑釁的話,四張年輕的臉龐瞬間漲的血紅一片,齊齊朝着話語傳來的方向看去。

不僅僅是因為這話語中透露出的對六國民眾的憎恨,更重要的是那話深深的刺痛了四個太學院年輕人心中那脆弱的一根弦。

他們只是候補,學院中的候補學子。

不是他們願意做候補,而是因為學院中對學子每半年的考課越發的嚴苛,能者進,弱者出,德才兼備,缺一不可。

雖然嚴苛,但是學院的學生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有怨言或者不滿。

原因何在?

因為這嚴苛的制度針對的是所有學院的學生,而不僅僅是他們這些候補,更為重要的是每一次的考課,都由宗正府監察司和禮部、吏部以及皇家學院組成的考課團來進行考課。

任何的收買都是沒有用的。因為每一次無論上榜還是下榜,都會送交皇帝書房,為什麼下榜為什麼上榜,條條巨細。

可以說,皇家學院內的競爭比之血與火的戰場也絲毫不遜色,只是前者搏的是前程,後者則是搏命。

好在,至少如今看來這制度執行的還是很不錯的,因為競爭是良性的。

但在這些學子有意的煽動下,使得這幾個候補學子脆弱的心有些偏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秦:開局輔佐祖龍,成為天下公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秦:開局輔佐祖龍,成為天下公敵
上一章下一章

第540章 書館的騷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