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兩廣建軍

第二百八十七章 兩廣建軍

廬山號在這崇禎二年(1629)又一次南下在廣州的珠江出海口附近裝上了貨物和移民。向這裏的澳門葡萄牙商人以及明國的商人賣出了一些澳洲寶鏡。

話說這澳洲寶鏡在這安定富庶的廣州附近還是蠻有市場的,廬山號五千兩銀子一塊的價格賣出去,這些人買去之後加上名貴的紅木鏡框或直接上屏風,轉手就是八千兩一萬兩甚至兩萬兩的高價賣掉——這對身家千萬的鹽商們來說算不了什麼,到了身家千萬這個級別要講究的就是衣食住行全部高人一等,你有的我要有,你沒有的我也有。

這當然是明國商人的手段,對於葡萄牙商人來說若是能運到歐洲那摺合銀子的價格至少是二十萬兩以上的,壟斷玻璃技術的威尼斯始終不肯降低玻璃製品的價格,法國王后結婚時意大利國王贈送的一面小水銀鏡子價值高達十五萬金法郎——這也是法國唯一一面水銀鏡子,遠比澳洲寶鏡要來的小而且水銀鏡子的清晰度遠無法和鍍銀的澳洲寶鏡比擬。

因為廬山號南下時在各地招募流民上船以及在澳門附近銷售了一些貨物耽擱了一點點時間,這時陝西楊鶴洪承疇新軍的大捷也通過朝廷邸報的方式傳到了廣州。

因為經常和明朝商人交易的緣故,這份陝西剿匪大捷的邸報也間接傳到廬山號手中一份——朝廷邸報的作用相當於中央日報,很多地方每天都有人去衙門抄一份拿回家去看,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秘密在裏面,對於廣東這麼遠的地方來說,已經是一個月前的舊聞了。

廬山號的穿越眾看了邸報之後紛紛討論:「乾的不錯啊,老洪這是要成為第二個李鴻章。」

「李鴻章那個敗類就不要說了,手握兵權還不反了滿清韃子。」

「李鴻章他的時代忠君愛國還是主流思想的,再者清廷當時的主政人慈溪待他和曾國藩還不薄。後來慈禧死後的袁世凱時期,滿清已經信不過漢人大臣掌兵了,送袁世凱回家吃草。袁世凱在家中接見各路豪傑,來人則送上小黃魚一條以資之,間接的贊助了**黨人,等滿清王爺們擋不住**黨人的炸彈之時袁世凱復出已成了定數。以當時北洋新軍的實力滅了南方的**黨易如反掌,可是袁世凱怕這滿清王室再來這麼一次狡兔死走狗烹的破事,這才和南方**黨暗合推翻了滿清政府。就像那林則徐固然是滿清的忠臣,不也是民族英雄?說到底,還要辯證的來看。」張樂平說道。

張樂平又說道:「這件事告訴我們,不要小看天下英雄。這洪承疇不論是投韃子之前還是之後,都是個人物的。正是: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這洪承疇要是運氣好一些,松山之戰沒被抓了活的,也就上不了貳臣傳了。」

這邊艦橋中眾人正說着,一個負責安置新移民的老移民進來報道:「兩廣總督王德尊的幕僚來見。」

外交上是名義元首金三多的事情,金三多問張樂平:「這王德尊是什麼人?」

張樂平打開電腦,在數據中搜索了一會後說道:「去年升任的兩廣總督,明末造炮狂人,任期內鑄造大中型西洋鐵炮五百餘門。比徐光啟在北京造的還多。這些火炮後來大部分拿去剿匪或是運到遼東抗清了。」

金三多問道:「那就是為軍火來的了?」

「**不離十。估計是看到朝廷邸報后又發現這澳洲人的大鐵船就在珠江口坐不住了。」

金三多問道:「那廬山號還有多少1628式快槍和鋼炮?」

身兼金三多秘書的阿瑩(這果然是應了有事秘書干,沒事幹秘書)翻了一下廬山號的賬本說道:「現在廬山號的1628式快槍存貨量是兩千七百支。由於使用了機械化流水線生產,現在每天的產量都在350支以上。不過有時候需要鑄造火炮,佔用了坩堝,並不是二十四小時生產快槍的。大虎尊鋼炮存量107門。紅夷鋼炮的存量26門。因為是模具整體澆鑄的,只要不生產火槍造炮速度還是蠻快的。」

既然摸清脈門就好說了,金三多當即去會見王德尊的幕僚。

事情的原委嘛,和廬山號上面的穿越眾也猜得差不多,不過兩廣總督王德尊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楊鶴一樣建立一支新軍——廣東府庫的銀子固然不能亂動,不過讓廣東的大商人們報效一些還是能做到的,畢竟現在奢崇明、安邦彥在西北鬧得很厲害,一度攻入四川。

大明朝在南方的軍隊幾乎都加入到對貴州土司的戰鬥中去了,兩廣總督王德尊看過洪承疇楊鶴的邸報后心想自己手中若是有這麼一支裝備澳洲快槍鋼炮的新軍,那打勝仗肯定也是很容易的,到時候說不定自己還能更進一步進入內閣。這奢安之亂已經鬧騰了很多年了,早就該滅掉了。還有一件事就是廣東不缺錢糧,但是真的缺少一支有戰鬥力的部隊。

難得碰上現在澳洲船在珠江口澳門附近大肆採買貨物招募流民,正是合了這想睡覺都有人送枕頭。只是派去澳洲大鐵船的人員還是個問題,王德尊倒是想派個有官身的上去——可誰也不願意去啊,你兩廣總督王德尊是我們的頂頭上司沒錯,可是職責之外的事情大家就一推二五六了。上那大鐵船去見澳洲人,下不來了找誰去,畢竟這澳洲人輕易不下船的,小民貪利去船上買賣貨物,大家可都是文化人,才不掉這個份呢——那澳洲人可不歸大明朝管轄也不講究什麼大明律,這一去就是真的上了賊船了,一旦有事洗都洗不幹凈。

最後還是王德尊府上的一個幕僚,自告奮勇去這澳洲人的大鐵船上商談。這幕僚叫做雅易安,是廣東省的一個秀才,明朝考舉人那可真是擠獨木橋了,這雅易安也是落水的一員,因為跑過幾次澳門和當地葡萄牙人通信,漸漸得了這王德尊的看中。

雅易安知道自己的身份就是個跑腿的。所以一看總督大人為去澳洲人大鐵船的人員發愁,立刻毛遂自薦去那澳洲人大鐵船上將總督大人的將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以後在總督大人的面前說話也多了幾分分量——要知道兩廣總督的幕僚可不是一兩個人,而是一片人,其中不乏舉人或致仕的官員,其中甚至有兩榜進士,相對來說雅易安以一個秀才的身份擠進兩廣總督的幕僚群中已經算得上是總督大人禮賢下士了。

雅易安混入王德尊的幕僚群中不光是為了混口飯吃,事情辦得漂亮的話,最少有個能員的名號就打出去了。以後王德尊致仕前肯定還要給其在官場上安排一份工作的,至少也能推薦入國子監或者下一任兩廣總督的幕僚。總的來說這也是個上升的途徑,而且不用去擠鄉試那根獨木橋。

雅易安上了大鐵船之後也暗自觀察,按說這大鐵船既然是鐵的,那就應該很堅硬才對。在上船的時候,雅易安也敲了一下這大鐵船的船舷,果然得到了這種答案。不過上了船之後,這甲板上踩上去鬆鬆軟軟的,這雙腳的感覺如墜雲霧一般,雅易安感覺腳下像是踩到了不沾鞋的泥團,卻不知這甲板上的毯子是什麼原料做的居然有這等功效。

再看甲板上的士兵雖然個子不高但是卻個個精壯,就這精神面貌已經有了大明家丁的范,只是沒有鐵甲在身,但是頭盔還是個個有的只是黃綠色間雜的圓形樣式不像明軍的八角頭盔那麼鮮亮——廬山號暫時造不出尼龍纖維防彈衣,不過頭盔這個技術含量相當簡單而且對火器爆炸物破片或者冷兵器有着極好的防護效果,開模具鑄造就是了,以後澳洲的工人也用的上。

一個合金頭盔不過兩斤多,加上一塊合金的胸甲也沒多大分量。這也是澳洲穿越眾給鐵炮隊的終極裝備了。

如果說這些還都算不上什麼的話,那雅易安到了這廬山號的會客室后,下面的人給雅易安上了一杯茶就真的把雅易安鎮住了。茶葉還是大明朝的茶葉,還算不上頂級的,不過沏茶用的茶具可是用無色玻璃打造的,就這套無色玻璃製作的茶具,雅易安心中給出了至少價值千金。

雖然西夷人也在廣州販售玻璃,可玻璃這東西大明朝早就有如果從史書中看從西周就有了玻璃,不過無論什麼時代用玻璃器終究是奢侈生活的一種代名詞。明朝的玻璃器也是大部分是供應皇室的。但就像是紫禁城用金磚鋪地,大戶人家則可以用偽金磚鋪地一樣,這玻璃器大家還是見過的,讓一群想將玻璃當做寶石賣的西洋人被笑話了。(紅樓夢五十九回記載四個賈府丫鬟的名字分別是鴛鴦,琥珀,翡翠,玻璃)

不過這個時代不論是威尼斯還是明朝,也只有有色玻璃而沒有無色玻璃,至於造大鏡子的平板玻璃,按照歷史那要等十九世紀比利時人去發明了——這個時代雖然有西洋傳來的單筒望遠鏡,可鏡片因為含鐵的緣故是綠色的,價格高不說,看不了多遠還看不清楚——在廬山號的穿越眾看來純粹是騙小孩子的玩具。

「這些澳洲人的生活還真是奢華啊。」雅易安看着無色玻璃茶杯中沉沉浮浮的茶葉,覺得這樣品茶就是自己一生最大的享受了。

等金三多查過王德尊的資料,來會客室見了雅易安雙方通過姓名坐下后,雅易安也提出了要求:「貴船有快槍鋼炮,這是我大明急需之物。可是這價格上面,能不能再讓一讓。佛山鑄造紅夷大炮和火槍的工廠我都去看過,一門幾千斤的紅夷大炮所費不過數百金。一支鳥銃只需數金。哪有貴方賣得這麼貴的。」

對這種說法金三多早就耳朵聽出繭子了,當即問道:「你們佛山那邊百鍊鋼多少錢一斤?我們鑄造的鋼炮快槍所用的合金鋼質量比百鍊鋼還要好得多。按照分量說,就是槍管炮管打廢了,拿去化作鋼水你們也是賺的,何必在這裏糾結。」

雅易安也知道這票澳洲人的貨物緊俏,輕易是不還價的。不過鑽空子的法子還是有的雅易安問道:「如果以貨易貨的話,那能夠讓多少。」

澳洲人需要各種產品,從紅糖,瓷器,茶葉,生鐵,人口,牛羊,酒類,皮貨,種子,中藥,成藥,木材等幾乎沒什麼是不要的。至於銀子,不論是現在的青年城還是廬山號上面都有幾十萬兩賣鏡子得來的白銀儲備着,還真就不缺銀子。而且因為現在澳洲銀子流通性很差,大部分人員的工資和薪水都是用生活用品加上少量銀子折算的——對大部分移民來說,有口飽飯吃有衣服穿就已經是天堂了,何況東家又是給張羅著蓋房又是發工錢的——雖說這房價要從工錢裏面扣三年的。

金三多拿出一份清單:「第一類物資可以按廣州的行市價格加價三成,第二類物資可以按廣州的行情加價兩成,第三類物資可以按廣州的行市加價一成。其中第一類物資的生鐵和銅有多少我們吃多少。」

雅易安看了清單鬆了口氣,雖說這生鐵也是國家管控物資之一,可是如果生鐵能換來威力更大的澳洲快槍鋼炮,相信總督大人也不會那麼較真。廣東僅佛山一地每天產鐵幾萬斤,要知道這還只是明朝廣東政府控制匠戶的官方產量,要是沒這底氣,王德尊也沒辦法在鑄造紅夷大炮的潮流中拔得頭籌的。

這次到了金三多發問:「不知貴方準備買多少快槍鋼炮,我們也好有所準備。」

雅易安答道:「總督大人想要學仿那楊鶴建立一支新軍,需要這澳洲快槍三千支,澳洲大虎尊鋼炮一百門,澳洲紅夷鋼炮越多越好,起碼也要三十門。」

「沒問題。等貴方的貨物上了船,咱們一批批的以貨易貨。」金三多結合廬山號的存貨以及鐵炮隊現有的裝備和廬山號的生產速度,還是能湊出來的。

在這裏完成這筆軍火交易耽擱了些日子,中間廬山號因為要等王德尊這裏備貨去了一次越南北朝那邊停泊了幾天拉糧食——船上現在近萬人還有一些大牲口,每天人吃馬嚼的也不是一個小數字了。廣東雖然也有大米,可價格真不便宜是越南那邊的四倍多不說,而且穿越眾知道未來明朝的米價會越來越高,自然不會去這裏買糧。

就這些廬山號停靠在廣州珠江口附近的日子中,陝西那邊洪承疇的新軍頻傳捷報。洪承疇的五千新軍將陝西境內的各路流寇打得落花流水,陝西境內幾十路反賊的匪首如杜三、楊老柴等農民軍首領的大好頭顱也被洪承疇砍了數個,至於被殺的農民軍那就更多了。

楊鶴洪承疇建立的這支新軍還不屑於去殺良冒功,可本身就是反賊的那就不可能放過了,楊鶴倒是想着連剿帶撫的,只是洪承疇麾下的這支新軍殺的太厲害了,每次戰後都是不留戰俘殺個乾淨。僅洪承疇的奏摺上,自新軍建立以來的斬首就超過了二十萬級。就五千新軍平均每人要砍四十多個腦袋。

就這血淋淋的紅色恐怖,還真就嚇住了不少農民軍。不是一換衣服回家啃樹皮去了,就是向楊鶴楊大人拋出橄欖枝準備接受官府的招安,當然也有不服的認為官軍的大捷都是吹牛皮——因為大部分目擊者都去見了閻王所以在通訊不怎麼樣的古代很多時候都是以訛傳訛,這些人以紫金梁,張獻忠,高迎祥,羅汝才等為首繼續和官軍打游擊。

因為陝西和甘肅大部分士兵嘩變加入了農民軍,這陝甘之地就算洪承疇大殺特殺砍了二十幾萬顆腦袋但是仍不能改變賊多兵少的局面。

每顆農民軍的首級那都是血淋淋的功勞,洪承疇也因為這些功勞在這崇禎二年被升任為延綏巡撫,加太子太保,至於最新一期的封賞還在朝廷議論中。然對大家考慮到剛剛升了洪承疇做延綏巡撫陞官的可能性不大了,不過像散銜或家人或蔭子甚至封賞洪承疇的祖上都是有可能的。

這自然讓廣東的王德尊更是心動——話說做到兩廣總督王德尊覺得自己當官可能做到頭了,可是王德尊也有家人也有孩子,要是能蔭一子當官那可比去擠科舉的獨木橋強多了,更別說立下潑天的功勞后少不得朝廷是要封侯賜爵的,弄個丹書鐵劵傳家那是何等的榮光。有鑒於此,王德尊命令下面加緊了備貨的速度,甚至將這廣州市面的鐵料幾乎掃蕩一空送上澳洲人的大鐵船。

隨着一批批貨物送上去,這澳洲快槍鋼炮也到了王德尊手中,讓兩廣總督王德尊感到滿意的是,澳洲人辦事還算靠譜,雖然說不還價就不還價,可是這貨物都是多給了半成。

自得了第一批澳洲軍火前,這王德尊就先將自家一個叫做王學文的親侄子大大的保舉了一番,從游擊升到參將。明朝文貴武賤,武將不值錢,再說了誰也不會為了這麼點小事觸怒一個掌控兩廣的封疆大吏。到這第一批澳洲軍火到手之後,王德尊就開始讓侄子王學文組建新軍習練這澳洲的快槍鋼炮。按照王德尊的計算等這些新軍練成之後,估計朝廷升任王學文為參將的旨意也就差不多到了。(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書-(------00-00--o-)-----^-^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鐵血1933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鐵血1933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七章 兩廣建軍

%